
本網訊 10月25日,由中共恭城瑤族自治縣委員會、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縣農業農村局、縣柿子產業協會和北京百年方圓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承辦的“恭城月柿公用品牌發布會暨第十八屆桂林恭城月柿節明星產品北京推介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華榮發言時說,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自然生態和資源稟賦多樣,具有悠久的農耕文明和深厚的飲食文化,地標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做好地標登記保護對于振興鄉村產業、發展區域經濟、打造特色品牌、傳承農耕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恭城月柿作為地標好產品、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希望縣委、縣政府將恭城月柿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產業來抓,推進綠色標準化生產,加強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發展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加大銷售新業態建設,拓寬銷售渠道,挖掘保護傳統農耕文化,加大品牌建設,將恭城月柿培育成全國知名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黃庭軍希望恭城月柿在“廣西好嘢”品牌背書的基礎上,開展公用品牌建設,持續深化月柿產業改革,堅持鏈條化發展,推動品牌提檔升級,讓區域品牌澤惠于民,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

恭城瑤族自治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多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層富含豐富的有機質,特別適宜柿樹的栽培。柿子在恭城種植歷史已達1500年以上,據恭城檔案管記載:漢代群眾把柿樹作為奇花藝木,南北朝把柿子當做秋冬佳果,唐朝年間代糧度荒,明清時期房前屋后栽種柿子樹,民國期間有柿餅走銷港澳。2017年,恭城月柿栽培系統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9年6月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恭城月柿果實色澤橙紅光亮,果型略方,個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糖足,加工后的柿餅成扁圓形,上凝雪白柿霜,形似中秋圓月,故名月柿。恭城月柿脆柿脆甜可口,凍柿清香甜美,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黃酮類物質、膳食纖維及其他多種營養物質,可有效促進視力和粘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功能,被譽為養心明目的水果之王。
據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征山介紹,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統籌領導下,創建了恭城月柿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0年全縣柿子種植面積已達21.8萬畝,其中綠色食品認證面積10萬畝,預計2025年種植面積將達到30萬畝。當前,全縣已形成以月柿種植為核心,集生產、加工、銷售、物流、旅游于一體的柿子產業鏈條,脆柿、紅柿、柿餅等加工產品及柿子醋、柿子酒、柿子汁等系列產品遠銷日本、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及歐盟國家。

北京百年方圓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利在解讀恭城月柿品牌時說,柿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柿柿如意、心想柿成等多種美好寓意,結合柿子的美好寓意,立足恭城生態,聚焦消費需求,提煉出了“喜柿”的品牌定位,明確了“恭城月柿,家國喜柿”的品牌口號。
